以“实现两化融合,创造绿色增长”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今日已经进入第三天。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在“2010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政策与趋势发布会”上介绍中国物联网发展状况和趋势。她指出,RFID是物联网在感知层非常关键的技术,经过六年的应用为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应用基础。她透露称,我国去年RFID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85.1亿,这在全球是排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琪: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给大家报告的是物联网应用的探索与实践。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物联网从2004年到现在近七年的时间,物联网探索的实践。首先谈谈物联网在中国的升温。我想面对金融危机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而且得出的结论是要用经济引领社会的发展,提高百姓的生活,这是各国达成的一个公式,新的革命更在孕育之中,应对金融危机要有一种创新的力量来转变危机,这点被百年的历史所证明。
回顾去年,我想IT业界最热的话题就是2009年,国家领导人在不同的场合都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来引领经济发展,要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要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明确提出了改变中国的战略。我想政治领袖的高度民主和民间的政治互动,迅速点燃了神州大地的熊熊之火,这点引起了百家言,对大家来讲物联网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所以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所以就得到了不同的解释。我想这是一个很不同的现象。
我认为互联网是一个有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无所包的庞大的产业链,物联网结构复杂,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我们所说的感知层其实就是信息的索取、信息的采集。它可以通过智能卡通过标签,通过传感器、智能卡、RFID电子标签、识别码等,这都是在感知层的技术。
其次是网络层,我觉得三网,无论是通讯网还是广电网,还包括所有的移动网、专网,都可以在物联网方面得到充分的应用。它遵循标准的通讯协议,具有自主网络协议,实现无缝链接,完成网络的传输。
第三是业务层,这个是无所不包,社会经济、人民的方方面面,所以说它是一个基于感知技术,融合了各种应用和服务,一个庞大的网络架构,它绝非一种单纯的网络的概念,而更重要的是感知和应用,然后发挥智能的作用。
物联网大家问是不是写错了,应该是互联网,物联网和互联网不同,互联网电连接的是计算机和人,而物联网是实现人与物之间的连接,是要把物体的世界和虚拟的世界联结在一起。也就是说物联网这种概念到了物流、设备这种相互的链接,所以它具有采集和存储海量的信息,通过分析和决策完成从信息到知识,再到控制指挥智能的演化,实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物联网除了网络的概念,还有融合庞大社会信息的系统。如果谈物联网的话,我觉得是基于感知技术,融合各类服务型的系统。由于它的重点是信息的采集、处理、决策和服务,可以应用各种网,而且现在不是基于建网,而是基于如何把信息感知,把所有的物体从人的感知扩大到物的感知,然后实现服务和智能化。这是我们说的它的应用层。
物联网是无所不在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无时不在、无所不有,为所有百姓生活幸福感的提高都发挥一个重要的作用,这个就不再详细演讲了。
国家2005年产业技术这个路线图就反应了这方面的内容,这个会提供给大家的。
物联网发展的切入点,我觉得物联网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上。物联网的目标是为了改善民生、惠及百姓,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来提供服务的,是一个服务型的网络,所以它的重要切入点是放在近十年的基础上,并加快制定更多的标准,比如说物品、移动支付、传感器等等,核心要放在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依靠开拓各类应用:移动、传感等等应用,要重视服务平台的建设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使物联网真正能够服务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这么一个目标。
我也认为物联网是现在所说的新型战略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是国家从1993年起的信息化建设在更高、更广的领域一个纵深的发展。
还有一个观点是说物联网体现的是一种融合。刚才讲了三个层面从感知层来讲,技术是各种各样,可以利用传感器、RFID标签、识别码、移动等等,是各种网络都可以共享的,而且也是包罗万象的,所以体现的是一种融合。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需求不断变化,因此应用的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我们的认识也要随之变化。
物联网战略布局与行动计划。我看了在今天上午发言还有日本的野村综研等等,他们也会将物联网的发展。应该说物联网在21世纪启动了很多应用,无论在美国、日本、欧盟,大家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比如说美国2005年对美国最关键的技术中就把物联网列在六大关键技术之中,另外在智能电网方面也投入巨资,日本也提高了收费等战略,我想这些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会在国内变得越来越重要。
各国物联网的应用主要是传感器的应用,这应该是设备和方方面面。关于物联网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因为物联网涉的面特别多,所以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它涉及的标准化组织也不是非常单一的,在电子方面有国际标准,比如IC、IE、IFT、3GPP等等,国际标准非常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这个是关键技术图,可以看到包括非常广,无论是云计算、传感器感、知识别技术等等,还有RFID等等技术,这是物联网产业体系,从上游到下游,到感知层核心技术的研发、设备的制造,还有产业服务、云计算的服务等等都是非常多。
物联网在中国发展的基础与现状。我想总理提到这个不是凭空讲的,而是近十年物联网在我国已经非常有基础,在2005年就有相关研究和探索,职能卡除了发2.4亿张技术以外,而且RFID标签也用在铁路机车识别管理,以及电子等等,还有护照都有RFID识别发RFID护照,开展了非常成功的应用。特别是信用卡,银行卡不仅走遍了神州,很多国家都使用银联卡,所以说银联卡做了非常好的铺垫,也推动了我国电子化和整个电子支付体系的建设。大家知道现在已经有七亿多的手机用户,所以基于手机的各种应用将改善人们的生活,到现在来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所以在2004年我们抓RFID应用以后,首先就是锁定在基于手机RFID的应用,我们首先把银行的电子钱包功能和手机电话功能结合在一起,实现移动支付,现在拿着手机可以坐车、购物,在世博会的购买门票等等,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所以把手机作为RFID的识别器。还有食品安全,老百姓非常关心身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所以我们对生猪、肉,从养殖到屠宰,整个链条实现RFID管理做了很多工作,还有肉方面,四川发生了猪瘟,实行了这个技术以后就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实行了追溯管理。还有药品也经常发生事故,所以我们觉得药品的安全也是关系到百姓的生活。RFID应用已经把200个药厂,它制药的原材料、流程等等进行的监管,所以它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现在也是刚刚起步。还有矿难等等也是非常多的,我们最主要是把它装在矿灯上,这样就知道出了矿难,大概有多少人,并且实施及时的抢救,我觉得是逐渐成效。还有是整个大的物流,无论是民航、物流、机车都实行RFID管理,以前是铁道部做的,现在扩大到客车。而且在民航方面、远洋运输、邮政方面都加强了RFID应用,而且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已经强占了先机。我觉得这都是在民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还有超市等等的物品管理,就是很多方面都已经用上了,图书、重要的文档资料的管理、生产资料的管理都在用RFID。
我说的这些就是说RFID是物联网在感知层非常关键的技术,经过六年的应用为我们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应用基础。我告诉大家,去年RFID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85.1亿,这在全球是排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这是RFID在物联网感知层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就已经说明了,不详细解释了。RFID的应用我们认为是物联网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而且传感器网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应用,特别在电网、工业控制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的部门使用RFID,2004年信息产业部就成立了RFID工作组,2005年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了RFID标准工作组,同年信息产业部会同民政部比准成立了中国RFID产业联盟。现在有四万都个产业的联盟,并且通过牵头出了RFID技术发展白皮书,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等相关部门都在自己主管的业务范围内立项并予以支持。2007年颁布了无线电频率的使用,在RFID方面九百个频段也已经公布了,这就说明了各部门对RFID所做的工作。
而且RFID工作初见成效,这个大家可以看一下,这里面除了智能卡就是RFID的应用和产业的发展都有明确的规定。发改委在2008年、2009年在首批试点工程中有十七项RFID试点纳入发改委支持的发展。卫生部也是RFID应用非常重要的,就是把所有病人他的治疗和吃的药以及一些医疗信息,这样就减少了很多医疗事故。特别是中国独生子女造成了中国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了,所以独生子女养护老人都关注着,而老人的关注已经变成一个社会问题,所以下一步要把在RFID应用对老年人的关护这方面来切入,争取把这方面做好了。
这是我列举的各个部委,特别是去年在RFID方面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而且交通部从去年也进入了RFID领导小组办公室,而且力度非常大,这是我们所做的RFID应用试点。
应该说RFID领域在不断的拓展,市场潜力非常巨大,RFID市场分析,我们每年都出一个RFID发展的报告,然后从今年开始,我们中日韩三国RFID这方面有一个合作,已经开展了三年。从今年开始还共同出RFID的发展报告,今年是由中方主办的,我们自己的年度报告已经发布的,三国的年度报告也将在近期推出来,我们中日韩三国联手,在四个方面进行合作。
这是物联网市场分析,在去年是增长了29%多。在RFID这方面今年可以达到120亿,实现40%的增长,前景是非常不错的。队伍的组织,我刚才讲了除了产业队伍组织,也成立了产业联盟,各部委、试点城市都已经组织起来做试点工作。
市场的潜力,这是给大家分析了市场的情况。我觉得从智能卡到传感器等方面,老百姓是越来越关心的。我们是把手机作为非常重要的载体实现一个融合的应用。现在在三网融合的大好形势下我觉得在这方面的融合会极大的方便老百姓。这是去年RFID应用取得的进展,无论是世博会、电力等各方面,大家可以看一下。
我们的结论是RFID产业的发展,正由于是政府层面拉动进而有经济转变的。这是不同层面、高频、超高频、低频、微波方面的产业分析,还有RFID结构层面的分析。这方面就不多占用大家的时间。现在以高频应用占的市场,现在是占10%。今天谈趋势,应该说超高频的应用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
我想大家很关注物联网的标准制定工作。我们的标准战略是坚持自主创新,以开放兼容相结合,来加快制定和推进RFID标准的工作。这个由于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我们13亿人口,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没有中国自己的标准,不能用别人的标准把我们所有的数据库,所有物品的流向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所以中国必须有自己的RFID标准。
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是一个小国可以全部从国外装备自己的信息化,我们必须在立足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这两点原因就要求我们有所贡献,要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标准,而且在物联网世界必须要开放和兼容。所以开放和兼容就是我们制定标准的战略。正是基于这点认识,05年RFID标准就是这么做的,现在在物联网更广的层面上,我告诉大家这个月6月8日在北京成立了RFID联合工作组,来自十一个部委,有十九个工作组,大家联合资源共享,共同协调推动RFID标准体系的建设和标准的制修工作,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参与全球的标准制定中。现在除了标准制定外,还有十四个大的国家行业协会也参与了,他们作为观察员也参加了。来自十多个部委,二十多个标准工作组组建联合工作组,是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希望大家民主、开放把这个标准做好。
RFID标准体系,五年来我国分了七个小组工作,现在拿出了四十多个标准。
中国传感王标准工作的进展,我国从1999年开始传感网络研究,与国际相比有同发有时、同等水平,在研究、应用方面,可以说是国际超前的,传感器网络也成为世界少数几个领先标准之一。
RFID传感网国际标准的情况,这个大家下面可以看。
这是国内传感网络标准制定的进展。这是物联网技术架构,和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成立的情况。为什么成立联合工作组,物联网涉及面这么广,从感知网络到应用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绝对不是任何一个标准工作组可以独挡天下能够代替的,所以必须进行跨部门、跨地区之间的合作,并且协调推进RFID的发展。
工作的原则一定是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等相关部委的指导下来开展工作。现有的十九个工作组都要独立的开展工作,但是在我们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合作和联合的工作,形成一种合力,使之尽快地参与到国际标准之中,强占发展的制高点和发展的主动权。
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总的来讲我觉得还是处于一个初创的阶段。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但是还是一个初创的阶段。我认为物联网更多的不是每个网、每个市成立联盟或者成立相应组织,我觉得更多是要脚踏实地的落地,要抓应用、抓核心技术产品。首先要抓核心产品的研制、研发和物联网产业配套的能力。同时物联网是基于服务的一个网络,物联网的服务业要强调一下,物联网的服务业是我们今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无论是平台的建设,还是特有的金融服务和别的服务,我们都有完整的规划和设想,现在是初创阶段,无论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以及规模化应用示范都处在起步阶段,有大量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标准的缺失和核心产品的研发能力仍然是制约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主要问题,现在无论是RFID标签、传感器等等,有了很多工作组,也都开展了工作,而且标准的制定要加快。
我们要实现信息服务的共享,更重要是共同保证国家的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在这个情况下,我觉得标准我们一定要制定国标标准,我们不受控与任何一个国家,其次要开放和兼容,要走国际化的道路。
我想成立联合工作组是标准化模型一个新的探索,也是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和信息化一个新的尝试。联合工作组将在各方面形成一个你给我桥梁,做好沟通工作,同时在政府指导下充分整合物联网相关协调工作。联合工作组内没有领导和被领导,只有成员工作组之间的相互支持、配合,和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要坚持低调、务实的工作作风。从标准、制定,具体的工作中去做,才能完成这么一个大的目标。
联合工作组按照各部委的要求是敞开的,谁愿意参加都欢迎大家进来,谁愿意做观察员都可以,这样才能起全国指点的作用,这是国家抢占至高点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个是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组成名,一共是19条,大家可以看一下来与各个行业。
物联网产业的建设,这是RFID产业链的组成图,我们行业成立五年了,有四百个企业,这也是中国RFID产业链初步形成的情况,这是RFID产业发展的一个路线图,我们建了很多实验室,另外中日韩现在联手进行RFID的技术培训和今后对RFID的认证和资格认证的工作。这是整个产业链的情况,各个排头兵企业名单就不讲了。
对于物联网未来发展的思考,国家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六大规划之一就是物联网,发改委、科学院、战略研究院我们都在积极参与工作,也做了半年多的时间了,总的来讲是十二五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
发展的思路很多,我们从六个方面来思考,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比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和工程,这是我们正在做的十项工作,从规划方面、行动安排,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关于物联网平台的建设,十个先导性的优势,以及一系列建议,我们希望在RFID传感器网和整个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中国能够强占先机,能够使我们的新兴产业得到高速发展,更重要是国家的信息化建设为改善民生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琪女士。下面有请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组管理咨询部主任杨青峰教授,他给我们带来的课题是“中国国资企业发展的特殊性、趋势及进入策略”有请杨教授。
杨青峰:应该说大家比较关注,但是关注的视角不一样。今天重点讲讲关于国资企业的建设。我们可以看到国资企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我对国资企业有一个建议,对产品概念上我们经常讲国有企业,从现在的概念讲国有企业已经不是一个很严格的概念了。国资企业包括四个企业,这都是国家的监管范围。
转载请注明来源:加速度传感器网(www.aq315.com)
若本文收录的图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邮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