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文章
热门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业内动态 > 详细内容

知中国未来——解密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

来源:加速度传感器网 2010/6/29

  提起无锡,您的脑海里可能会映现出十里烟波的太湖美景,也可能浮现出笑容可掬的惠山阿福泥塑。不过现在,“江南水乡”已经不再是无锡的典型城市标签。在美丽的太湖之畔,国内首家物联网(传感网)专业园区——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正在蓄势崛起,无锡这座拥有千年文明的江南水乡和百年繁华的工商名城,也正向一座现代化的科技新城转变,而物联网则成为了无锡的最新城市名片。

  先行者的机遇

  时间定格在了2009年8月7日,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位于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的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作出重要指示:“这一点我们不能落后,要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就定在无锡’。从此,传感网和无锡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无锡的物联网项目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9年11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无锡成立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其主体部分布局在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内,无锡的物联网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该中心也成为了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遇向来偏爱有准备的人,无锡能在这波物联网的机遇中拔得头筹,与该市高瞻远瞩、提早动手不无关系

  2006年初,太湖国际科技园启动建设。园区总面积23平方公里,东连无锡国家高新区,西邻太湖新城政务中心,南接外太湖,发展定位是建设以科技、研发、创意为主体功能,以生态休闲、商务服务为配套的滨水型科技园区和新城区。园区启动建设以来,坚持以满足人性需求、营建优美环境、引领精彩生活、创造城市价值为己任,建立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城市空间和服务体系;坚持生态优先和原生态修复理念,实施64公里水系改造和7.8公里环太湖湿地生态修复,形成水利、景观、生态、休闲和旅游为一体的江南河网。

  坚持“发展一代、培育一代、关注一代”的产业升级策略,2008年,无锡新区开始关注和培育微纳产业,在国内率先建设了中国微纳传感国际创新园。新区党工委书记周谦曾表示:“太科园是新区从工业园区向科技新城转变过程中最重要的实践和升级,最终,我们要在这里培育出无锡可持续发展的以知识经济和智力产业为特征的绿色GDP。”

  在无锡市关注物联网的同时,海外各国也纷纷提出了基于传感网的U社会计划,特别是美国的“智慧地球”计划、欧洲eEurope计划、日本U-Japan计划、韩国U-Korea计划、新加坡下一代I-Hub计划的推出,掀起了物联网的热潮。无锡市政府意识到,传感网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将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为此,无锡市政府加强了物联网的部署步伐,决定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微电子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微纳传感网产业。无锡新区在太科园规划建设以微纳传感器及网络为主题的中国微纳传感国际创新园。2007年12月,无锡新区培育的传感网企业美新半导体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8年11月19日,无锡高新区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专业化的功能分区

  目前,国务院批复的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正在规划建设当中。按照规划,园区面积10.8平方公里,传感信息中心人士介绍,该中心目前由四大功能园区和一个展示中心组成,每个园区各有侧重,将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感网产业体系。

  传感网创新园规划建设规模100万平方米,围绕省部共建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院,重点引进各类科研机构、研发中心,打造传感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孵化中小传感网企业,构建传感网自主创新体系。

  传感网产业园规划建设规模550万平方米,集聚传感网产业的规模企业,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传感网产业化园区,重点引进传感网硬件制造商、节点以及配件配套商、传感网系统工程公司、国际和国内的大型跨国公司,打造传感网产业链。

  传感网信息服务园规划建设规模180万平方米,汇聚传感网专业运营商、信息服务商、应用服务商和中介机构,形成行业和公众应用产业集群,为传感网走向全面应用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信息服务园引进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以及互联网运营商、广电网公司、电网公司共同研发与传感网的融合应用,打造各具特色的“精、特、专、新”的传感网运营商。

  传感网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规模50万平方米,集聚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传感网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培育高端科研人才,促使高校传感网科研成果向产业化转化。

  感知中国博览园总投资5亿元,以展示、体验为主要形式,集中展现代表我国传感网发展最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系统解决方案。其中,专业馆主要展示国际化的企业物联网技术,综合馆展示中国物联网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路线。

  “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将通过5年时间,打造中国传感网技术创新核心区、成果转化示范区、产业发展集聚区、信息服务中央区、应用示范先导区。”传感中心人士表示。

  从无锡制造到无锡创造

  无锡在IC、微电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累和优势,随着传感信息中心的建立,无锡更是集聚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众多资源,实践着从无锡制造到无锡创造的飞越。

  作为中国的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无锡拥有南方微电子工业基地、国家微电子高科技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其光伏产业和IC制造业位居全国第一,IC设计位居全国第三,软件产业全国第五。现在,在物联网的感召下,传感信息中。

  信息中心将传感器涉及的产业链分为传感网、传感器、软件、IC和IT等层面。在传感网层,信息中心拥有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传感器层面,信息中心吸引了MEMSIC、纳微电子、尚沃科技、PREMO等;在软件层,则有中软国际、Hisoft、NEC、ZenSar、Inspur、ATA、福瑞博德以及NTT DATA加盟;在IC层,有Hynix-ST、华润矽科、硅动力微电子、友达微电子、芯明微电子等大力支持;在IT侧,则汇聚了Sony、希捷、西门子、松下、Maxell、KONKA、MINOLTA、FUJITSU、Nikon等企业。

  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在发展的过程中凝聚力不断增强,一批“国字号”的研发机构的加盟,也使得无锡牢牢把握住了此次物联网的机遇,实践着从无锡制造到无锡创造的升级。

  目前,园区着力推进与中科院的合作,共引进中科院7家单位的11个项目共建核心研发中心和公共技术平台,包括与安光所、微电子所、自动化所共建的中科环境光电感知技术研发中心、融合电通科技有限公司、高清视觉识别系统三大产业化项目,与微电子所、声学所、沈自所、软件所共建的无锡中科微电子工业技术研究院、无锡中科智能信息处理研发中心、无锡中科泛在信息制造研发中心、无锡中科物联网基础软件研发中心四大核心研发中心,与微系统所、微电子所共建的系统产品测试平台、EDA平台、MEMS制造与测试平台、系统级封装(SIP)服务平台四大公共技术平台。

  而包括北邮、南邮等在内的一批高校研究机构的入驻,则为传感中心输入了大批优秀人才,促成了无锡创造目标的提速。据了解,传感信息中心已联合国内15家重点高校,为传感网产业发展储备技术与人才。目前,已集聚北京邮电大学无锡感知技术与产业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无锡物联网/传感网研究中心、东南大学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感知气象”研究院等,吸引传感网专业高端人才150名左右,建立核心技术研究室或重点实验室7个。

  此外,诺基亚西门子通信、Intel以及IBM也与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积极合作,加快中国的物联网研究与国际同行的接轨

  “五网”齐汇聚

  在物联网的产业链中,运营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物联网技术最终要通过运营商转化为实际应用,实现从技术到实践的落地,运营商的物联网发展水平也直接决定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进度。因此,运营商是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去年以来,物联网的飞速发展引起了运营商的重视,在部署战略力量的时候,运营商纷纷看好了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的优势,纷纷选择在中心成立研究室,其目的就是和产业链各环节密切沟通,把握产业发展动态,掌握市场机会。

  据了解,2009年底,中国移动与无锡市人民政府就共同推进TD-SCDMA与物联网融合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设立中国移动无锡物联网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与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在无锡成立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及物联网重点技术研究室;中国联通与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在无锡成立物联网研究院、物联网研究院技术应用开发和研究中心、云计算中心、容灾与应急中心等等,并且将“下一代互联网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也放到了无锡。

  值得注意的是,运营商不仅关注物联网应用的落地,而且关注物联网基础技术的研发。例如,中国联通就参与到了传感网络领域顶层技术相关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

  在物联网应用中,电力和广电也是两个重要角色,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和这两个领域也多有合作。据了解,国家电网在无锡设立了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中心,并将太科园作为智能园区试点;广电部门在无锡设立了物联网应用研发中心,并率先在太科园推行数字化园区。

  移动、电信、联通、广电、电力五大网络齐聚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产业协同效应得到了空前提升。

  物联网的实践者

  无锡市在致力于物联网研发的同时,也在积极实践和应用物联网。“我认为无锡建设传感信息中心应该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种是物联网产业集群的中心,另一层意思则是率先把无锡打造成一个物联网的应用示范城市,例如智能交通、太湖智能环保,在全国率先实现大规模应用。”无锡市一位政府官员表示,“要把无锡打造成一个传感网的示范城市,一个智慧的城市,一个感知的城市,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城市。”

  目前,无锡正在以相对成熟的传感网应用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快传感网的应用推广。

  在无线TD传感网方面,无锡市以平安家居传感网、太湖环境检测传感网为应用切入点,与中国移动地方公司合作,开展应用示范建设。在周界防入侵传感网方面,无锡市以机场、政府机关、基地等重要区域的周界防入侵系统为应用切入点,在机场、政府机关、警备区基地等布防,达到全天候、低漏警率和虚警率的周界安全方案。

  在公共安全传感网方面,无锡市应用中科院自主研发的多媒体产品,建立城市公共安全大平台,实现对突发事件、事故灾难、重要场合、大型活动的实时全程监控、应急指挥、事后评估等。在智能交通传感网方面,重点应用在中心城区交通流量实时监测与动态诱导系统,机动车顶点测速系统、公交车专用车道智能信号系统、闯禁车辆智能抓拍系统、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系统等。在智能电网方面,以无锡的电力设施状态监测、高空塔应急抢险、电表数据采集为切入点,开展智能电网传感网应用示范。

  传感中心表示,在无锡试点成功后,这些传感网示范应用将在江苏省推广,届时,江苏省将争取建设成为“智慧之省”。

  转载请注明来源:加速度传感器网(www.aq315.com
 

若本文收录的图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邮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

振动传感器 ENDEVCO PCB加速度计 PCB加速度传感器 电容加速度计 陀螺仪 精量电子 精量电子加速度传感器 精量电子加速度计 MEAS加速度计 MEAS加速度传感器 三轴压电加速度计 三轴压阻加速度计 恩德福克加速度传感器 ENDEVCO加速度计 ENDEVCO加速度传感器 三轴加速度计 伺服加速度计 电容加速度计 压阻加速度计 压电加速度计 加速度计 加速度传感器 冲击传感器 ICP加速度计 IEPE加速度计 ICP加速度传感器 IEPE加速度传感器
首页| 企业简介 | 联系我们 | 购物咨询 | 友情链接 | 站内导航 | 诚聘英才
copyright©2007-2010,sensorway.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7023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