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名字叫“清鱼”的日本小鱼,个头只有2厘米长,却担当起了大伙房水库水质监督员的重任。
昨日,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党委书记张丽华向记者透露,这些对水质变化反应极其灵敏的小鱼,日前在大伙房水库上游入口4个水质监测点位正式上岗,一旦水质发生变化,他们马上会通过传感器将“险情”报告给相关监测人员,监测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快速切断污染源,从而保证人们饮水安全。据悉,这种利用小鱼监测水质的系统叫水质安全在线生物预警系统,我省是全国首个应用这项技术监测水库水质的省份。
小鱼把守水库入口处
以往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监测大伙房水质都是在其出口处建立监测点位,这次不仅在出口处设有监测点位,而且在大伙房水库的上游入库4个支流河设立了监测点,4个点位都有一群上述提到的小鱼在当水质监督员。他们每天在小小的容器里畅游,容器具有一定的电导率,在容器外侧四个方向还分别连接着传感器,一旦大伙房水库入口河流的水质发生生物综合毒性指标异常情况,比如重金属超标等,聪明的鱼儿浑身就会不舒服,出现不愿意游泳甚至打蔫、死亡等现象,监测系统就会马上报警,监测人员即使不在现场,其手机也能收到监测系统发来的短信报警。张丽华说,下一步水质安全在线生物预警系统的报警短信还将发给相关领导。
视情况报警级别不同
据了解,报警装置会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发出不同级别的报警,报警方式分为A报警和B报警两种,出现A报警时,预警的是重大水污染事件,如水质瞬间大幅度变化、人为投毒等可能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或事故性污染排放;当出现B报警时,除预警重大污染事件外,还可以预警一般性污染事故以及慢性中毒事件。除了聘请日本小鱼当水质监督员,我省对大伙房水库同时还监测10多种项目,确保市民饮用水安全。
另据了解,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正在进行辽河流域风险预警研究评估,十二五期间,我省污染源监测将由目前的总量控制向容量控制转变,也就是说根据每个河流具体环境承载力来决定排污量,由考虑环境向考虑人类健康转变。
转载请注明来源:加速度传感器网(www.aq315.com)
若本文收录的图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邮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