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文章
热门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业内动态 > 详细内容

物联网带动传感器产业发展集成商受益暂不明显

来源:加速度传感器网 2010/9/26

  【赛斯维传感器网】物联网来了!物联网来了!近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让物联网一直活跃于观众视野。预测国家将在未来十年投入四万亿大力发展物联网,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家居、RFID等产业将是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而物联网涉及楼宇自控、电视监控、防盗报警、门禁、智能家居等各系统,面对物联网这块巨大无比的蛋糕,集成商又能分到多少? 目前,国际上还没形成一个关于“物联网”的明确通用官方定义,现阶段广泛认为是指把所有的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物联网具有三个特点,即全面感知、可靠传递以及智能处理。

  “物联网技术,其实并不遥远。在城市的安全监控系统、轨道交通、机场、医疗、物流等领域,相关的技术都已有了实际的应用。而在上海浦东机场,采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了‘电子围栏’,用多种传感器进行信息融合,‘感知’处理后,就能判断越过机场围栏的到底是人还是动物,就能相对准确地作出反应。”一行业专家说到。

  有专家表示,智能建筑如果用物联网架构以后,总体结构将要发生变迁。而且用了物联网架构,智能建筑与数字城市进一步融合,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迎来大好机遇。

  “物联网与智能建筑关系密切,包括智能照明、安防、楼控等都离不开传感器的支持。电视、电话、停车场都在搞传感器联网,例如RFID主要是物流行业运用得比较多,而在智能建筑领域,一卡通运用得比较多。估计今年国家将投入2千亿来发展物联网,而这笔资金主要用来发展传感器产业。”建设部建筑智能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张公忠教授说到。

  张公忠教授认为,物联网的集成商搞集成,其集成方案跟IBMS不太一样,价格也不同。“以后的物联网会有浏览器,像互联网一样,有界面可以点击、控制,所以将来集成商的理念要符合物联网的发展需求,包括集成、软件开发等。”

  另外,南京邮电大学黄莜淑教授表示:物联网在集成领域的应用空间大。对于建筑智能化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在其实施的许多系统,例如楼宇自控、电视监控、防盗报警、门禁、家居智能化等系统中无不涉及传感器、传输网络以及控制,而在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也广为应用。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国内的研究与应用的深入,建筑智能化的许多系统的设备与系统架构等方面都起着悄然的变化,例如:电视监控、防盗报警、门禁、智能家居等各系统传感器的材质、种类的增加以及技术的提高;传感器+RFID的应用增多;网络系统设备向虚拟化、分布式计算发展;通信信息系统向NGN(下一代通信信息网一分组传送+IP承载)发展,并且在系统的传输产品和系统架构上体现;云计算的楼控产品与能源管理平台商面世。

  行业人士认为,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初创阶段,虽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将成为我国新型战略产业,但其标准、技术、商业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还远远没有成熟。那么,伴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未来,集成商能否从中受益?记者在走访各大集成商中发现:物联网虽然火热,但在系统集成领域还没广泛地应用开来,存在技术、标准、市场等壁垒。

  一、大部分集成商表示:目前,物联网处在初创阶段

  为更多的了解物联网对集成商的影响,《集成商观察》记者走访了多家系统解决方案商。金鹏电子市场部经理刘亚妮表示,虽然国家加大对集成商的投入,但其技术在安防集成领域还没广泛应用开来,目前只是涉及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而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已经逐渐地应用于工程方案中。

  据记者了解到,智能视觉分析技术为当今视频监控产业内最先进的一项技术,不少的产品商陆续推出了智能视频监控的产品  和技术,例如海康威视、安讯士、贝尔信、索尼。它可用于很多地方,例如高级视频移动侦测、物体追踪、人物面部识别、车辆识别、交通流量控制等。有专家表示,“当开展大规模视频监控以后,智能监控实际上已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系统所必备的一种能力。”

  “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的应用表现为:将城市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城市环境、设施、城市服务等进行感知、分析和管理的智能信息化系统,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在物联网的千面应用中,“数字城市”就是靶心。智能建筑则是核心的根本所在,作为物联网的技术应用,其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物物连接”则存在着更多的玄机。”同方泰德国际副总经理周洪波说到。

  作为国内建筑智能化行业的领军企业,同方泰德国际科技利用最新的物联网技术,以成熟的Techcon系列产品进行前端数据采集和监控管理、依托ezIBS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统为平台,结合集成了分项能耗计量系统,打造出适合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管理系统。并通过对建筑准确的分项能耗计量、公示,建筑环境监测、建筑设备运行监控,实现用能监督管理;通过科学的能耗数据诊断、分析,找出不合理的用能症结。以合同能源管理的形式实现针对暖通空调、照明等关键耗能系统的改造实施,降低客户的风险,实现降低能耗的目标。

  据同方泰德国际副总经理周洪波介绍,物联网的关键是“大集成”应用,而物联网大集成应用实现的关键是中间件和解决方案。目前的挑战在于用标准化的数据交换实现这些已存在的和新建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管控营一体化”。

  另外,作为最早提出“智慧城市”概念的银江股份,一直将目标定在国内最大智慧城市服务供应商。在呼之欲出的物联网全新时代,银江股份专注于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和智能建筑等物联网垂直行业应用领域,以公司的智能交通业务为例,其涉及利用各种软硬件手段对交通状况进行信息采集、算法预测,最终对路面交通进行诱导和控制。银江股份承接的杭州市交通智能化项目中,就包含了信号灯自动控制(把车流量信息传送给中央处理系统,最终控制红绿灯的时长)等物联网项目,该技术为国内领先。

  据悉,银江股份将拟使用其中1000万元设立银江北京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重点切入医疗物联网、能源物联网、交通物联网三个行业应用领域,推出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并完成部分系统产品的自主研发和销售。另外,公司拟利用4540万元超募资金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领域开展投资与并购,以增强优势业务的整体性竞争力。

  而作为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赛为智能亦为物联网的受益者,赛为智能主要为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和建筑行业提供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据了解,在物联网战略的拉动下,未来3年内赛为智能在巩固、加强轨道交通综合安防系统、乘客资讯系统的市场优势地位之基础上,大力加强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业务规模,推动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通信系统的市场进入,构建较为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产品体系。同时,大力发展铁路(含高速铁路)信息化数字化系统产品,与国内铁路的发展同步增长,形成较为完整的铁路信息化数字化系统产品体系。 

  一行业人士透露,目前物联网发展还处在初创阶段,软件技术并未成熟。而对一些卖产品的产品商或做传感器的厂家,受益更多。

  “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从企业角度来看还处于概念阶段,有些甚至还没盈利。”来自清华同方的陈羽对记者说到。

  未来随着IC制造、传感器、软件、网络等关键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产业规模将快速的增长,应用领域广泛拓展。业内专家预计未来十年,将广泛运用于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等多个领域,而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领域,物联网的运用更为广泛。

  “虽然未来物联网将拓展到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各个领域,但现在还没到广泛应用的时候,估计在中国还得需10年的时间。”一位集成商说到。

  二、现阶段集成商受益不明显

  物联网作为一个新鲜词为大众所关注,但实际上它只是换了种说法。据了解,在我国其实早就有很多软件开发厂商在做与“物联网“相关的软件,例如同方、太极。

  行业专家分析,物联网对传感器厂商和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商的受益比较明显。“从产业链来看,在物联网的应用中,两类厂商受益最为明显:一类是底层的传感器厂商,而另一类是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商,传感器厂商受益主要因为行业应用的推广对传感器的需求量巨大。如银江股份、同方股份、太极股份。”

  专家认为,物联网的应用仍然存在成本、技术、政策、用户壁垒等瓶颈,从目前情况来看,环保、安防、智能交通、农业、医疗推广的可能性最大,而企业和个人的物联网应用的普及仍然需要较长时间。专家表示:如果大家都在搞这个架构,物联网的“量”集聚起来,我国的信息化就容易搞起来。

  三、物联网带动传感器产业发展

  “物联网全部需要传感器联网的,厂家应生产质量好的、价格便宜的传感器。”张公忠教授对记者说到。

  行业人士认为,“物联网将给通信芯片、RFID/传感器产业、系统集成等带来巨大的产业机会。”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物联网将给通信芯片、RFID/传感器产业、系统集成、电信运营商等带来巨大的产业机会,从受益时间的角度来看,物联网的发展首先受益的是RFID和传感器厂商,接着是系统集成商,最后是物联网运营商。

  这是因为:第一、RFID和传感器需求量最为广泛,且厂商目前最了解客户需求;第二、物联网涉及众多技术和行业,系统集成商需求巨大,且系统集成商有可能掌控上游供应商;第三、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的应用将从行业垂直应用向横向扩展,对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需求将随之提高,同时也将凸显物联网运营商在产业链的重要地位。

  但从增长空间的角度看,增长最大的是物联网运营商,其次是系统集成商,最小的是RFID和传感器供应商。有专家说到,之所以能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是因为:第一、未来物联网具有海量信息的处理和管理需求、个性化的数据分析要求的特点,必将催生物联网运营商的需求量,且未来很可能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第二、系统集成的需求将远高于目前电信网和互联网的需求;

  三、RFID和传感厂商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度较低,很可能形成完全竞争的格局

  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在我国运用开来,据了解,作为物联网的应用范例,上海浦东机场由两万多个传感器节点构成了了一套“物联网”飞行区周界防入侵系统,其智能化程度令人惊叹,不仅可以通过传感器节点探测出入侵者所在的区域,还能探测出入侵者的动作姿态,系统再通过这些信息的判别,来采取不同的警告方式。另外,无锡机场也开始了“感知机场”的建设。相比之前浦东机场的物联网应用项目而言,无锡“感知机场”的最大亮点就是通过低成本来实现物联网,尽可能打造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两大“感知机场”中运用了由大量探测器节点组成的传感器网络防入侵系统前端,自治组网、无人值守。系统运行实现协同探测、智能识别、融合报警以及声光、视频联动。系统对机场围界进行全天候、全天时动态只能感知,具备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智能性,能将探测分析、阻挡延缓、复核响应相结合进行多手段融合,可依据具体任务按需要裁减。

  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相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据赛迪顾问研究显示,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到201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伴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系统集成商面临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

  转载请注明来源:加速度传感器网(www.aq315.com

若本文收录的图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邮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

振动传感器 ENDEVCO PCB加速度计 PCB加速度传感器 电容加速度计 陀螺仪 精量电子 精量电子加速度传感器 精量电子加速度计 MEAS加速度计 MEAS加速度传感器 三轴压电加速度计 三轴压阻加速度计 恩德福克加速度传感器 ENDEVCO加速度计 ENDEVCO加速度传感器 三轴加速度计 伺服加速度计 电容加速度计 压阻加速度计 压电加速度计 加速度计 加速度传感器 冲击传感器 ICP加速度计 IEPE加速度计 ICP加速度传感器 IEPE加速度传感器
首页| 企业简介 | 联系我们 | 购物咨询 | 友情链接 | 站内导航 | 诚聘英才
copyright©2007-2010,sensorway.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7023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