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文章
热门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业内动态 > 详细内容

饶云江:以物联网应用为牵引推进光纤传感器发展

来源:加速度传感器网 2010/10/23

  在第11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开幕之际,物联中国媒体受邀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2010中国(成都)国际物联网峰会。物联中国媒体人员对大会作了全程的跟踪和报道。以下是“感知技术与传感网标准化”专题论坛现场报道。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饶云江演讲内容:

  我来自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我主要是讲光纤物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在国内的话,应该说工信部在积极推进物联网在国内发展的举措,以及政策的制定。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确确实实是多个网络的融合,特别是传感网、通讯网,还有广泛讲就是互联网的运用。

  物联网的产业链,现在有上游、中游、下游。目前中游、下游发展比较好,在前十年,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以对中游、下游这一块的发展应该说目前的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好。特别是中游这一块,由于光纤技术的发展,还有3G、4G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一个信息传输平台和处理平台。现在的难点是在上游。包括了美国在传感器、传感网、芯片还有相关的材料等等在世界是领先的,中国跟国外相比是有很大的差距。

  对于传感网来说,我们归纳一下,就是主流的传感网技术。首先是无线传感网,大家说无线无处不在,互联互通,这样一个定义。另外无线传感网核心的基础是微纳传感网。光纤传感网,没有光纤传感网,互联网是跑不起来的。光纤在未来的几年,会逐步取代以前的电缆。现在日本发展非常快。所以通讯的发展作为传感来说是发展很快。

  光纤传感技术的状态

  光纤传感的优势既可以传输,又可以传感。无线传感做通讯就不可以了,传了通讯,就不可以传感了。

  传感技术的特征,可同时探测光波多种参数的变化:如强度、波长、相位、偏振等。

  电子科大基于一些研发基地和多年的积累,所以我们受到了无锡政府的邀请,到无锡成立了一个传感网技术研究中心。这个中心是作为“感知中国”的一个部分,作为大学发展的一个骨干力量在那儿去发展,我们有光纤传感网、RFID网、无线传感网。无线传感网有一些项目,主要做低能耗的节点、芯片。

  光纤技术研究中心简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了大型结构、电力、航空、安防、地质、交通、石化、军事等领域。今天是产业链的论坛,谈一些技术。电子科大在这一块当中,在光纤传感在国际上有很大的知名度,在国际大会上都是第一位、第二位,作为国际会议的组织委员会的委员,在国际刊物上担任副主编,所以,我们有很好的创新技术平台和队伍。

  光纤传感网与物联网的运用

  一、已经完成光纤围栏入侵(防火)检测系统软硬件的开发,已建立光纤围栏入侵(防火)检测系统的演示平台,并开始产业化,得到了很多企业资金的支持,目前在这个方面的应用很多,几十公里都可以做。包括了变电站、大楼等具体场所的运用。这些具体的指标来看,和美国、以色列等国外大国相比,我们这个技术指标不比他们低。

  二、长距离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达到75公里,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水准,可以探测出温度。当中运用最典型的就是智能电网。当时李总也谈到了光电复合缆的问题,缆就可以做传输。刚才谈到了智能电网输电的这一块,如何控制缆的温度,保证这个效率最佳化,70度,不超过它,不低于它,就是有非常强的感知,这个技术是国际上第一个做出来的,像日本、加拿大已经可以做了。油气管道这一块,装上了以后,就可以随时感知漏油的情况。

  在工业,高温压力传感器,这个德国定做的一套。

  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的支持,比如说国际上第一个自然聚微光纤F-P温度传感器

  电力行业,专用光纤传感器都在积极做。

  未来的发展趋势。下一代互联网IPV6在大量地用,这个是我们依赖的核心传输层,下一个网络,就是我们说的三网融合也在普及,这些都是比较好的物联网发展平台。

  我们的通讯当中,现在的接入网有好几种。无线的接入非常方便、灵活,3G作为视频效果不是太好。所以这块当中,我们可以谈到,就是接着光纤到户这个机遇,设想这个框架结构。所以在这个当中我们可以看一下,有光纤传感接入、光纤无线融合传感接入等。

  我们提了一个新的名称,叫“光纤物联网”。光纤技术去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技术上,我们发展光纤传感,把这两者融合到了一起,光纤传感与通信一体化网络。光纤物联网可以通过光纤介质超高容量一体化传输,成为了现实,这个容量非常大,速度非常快,以光的速度。所以,为智慧地球提出了有利的支撑。

  光纤物联网需要一系列的研究项目。我们现在在积极参加国家包括了国际上的合作,解决未来高度传感通信一体化当中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还有一些学术问题。所以,中国在这一块应该说很有机会,刚才说到了,我们需要标准,但是,标准需要实实在在的内涵,我非常大唐电信技术总监的看法,这几年我们在完善物联网的技术,在后三年的时候,要好好谈标准,没有技术标准,这个都是虚的。所以,技术的发展与标准的产生一定在大量的实践和运用中产生的。

  最后有一个建议:以物联网应用为牵引,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产学研政用紧密结合,推进光纤传感网发展。

  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来源:加速度传感器网(www.aq315.com

若本文收录的图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邮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

振动传感器 ENDEVCO PCB加速度计 PCB加速度传感器 电容加速度计 陀螺仪 精量电子 精量电子加速度传感器 精量电子加速度计 MEAS加速度计 MEAS加速度传感器 三轴压电加速度计 三轴压阻加速度计 恩德福克加速度传感器 ENDEVCO加速度计 ENDEVCO加速度传感器 三轴加速度计 伺服加速度计 电容加速度计 压阻加速度计 压电加速度计 加速度计 加速度传感器 冲击传感器 ICP加速度计 IEPE加速度计 ICP加速度传感器 IEPE加速度传感器
首页| 企业简介 | 联系我们 | 购物咨询 | 友情链接 | 站内导航 | 诚聘英才
copyright©2007-2010,sensorway.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7023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