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足依旧混迹不到今年的巴西世界杯赛场,但传感器技术却在这个舞台上混的风生水起。与充斥于赛场内外的各种中国制造一样,愈发作为基础型前沿科学的传感器技术,已深入到世界杯足球赛场的重要场合中。除前几天世界杯开幕时用到红外传感器的外置机械骨骼外,本届世界杯采用的最新门线技术,便和足球中内置的传感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6月16日凌晨,法国迎战洪都拉斯的比赛中,本泽马进球瞬间。最后,裁判利用门线技术,认定这是对方门将的一个乌龙球。
新型门线技术
相信许多球迷都还记得,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的那次门线冤案。在当时英格兰对阵德国的比赛中,兰帕德的一记吊门事实上得分了,但却被当值裁判漏判。时间拨到2014年巴西世界杯小组赛,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法国队激战洪都拉斯的比赛下半场,最新的门线技术得到了应用,法国队成为受益者。本泽马的一记攻门被挡出后,对方门将将球挡入自家球门,在门线技术的帮助下,裁判在一秒钟内宣布这粒进球有效。
我们对球场上鹰眼回放技术很熟悉了,但这项充当的进球裁判的新型门线技术则是国际足联新引入的技术。这种技术需要在足球内部植入传感器,然后在门线四周设置感应磁场,当足球越过门线时监测其磁场变化,并即时反馈进球信息。这种技术可以在一秒钟之内将判断结果传送到裁判所佩戴的手表上,并且具有接近100%的准确性和全天候作业的能力,在雨战甚至雪战中都可以正常工作。当然,在足球比赛中,裁判可自主选择是否采用鹰眼回放,还是采用上文比赛中用到的进球裁判技术。
本届世界杯用球:mi Coach SMARTBALL(资料图)
那我们来看看这个神奇的世界杯用球吧。
作为本届世界杯的赛场用球供应商,阿迪达斯推出了内置传感器的智能足球miCoachSMARTBALL,该产品属于miCoach系列,是阿迪达斯近年来的又一款智能设备。
miCoachSMARTBALL的原理很简单,利用传感器来检测运动状态,但它能推导出的运动数据却十分丰富。比如可视化的飞行轨迹、踢球力度以及飞行速度,球旋转的速度,受影响的点。在球场上,球内的传感器数据结合高速摄像机、电脑模拟和大屏即时回放系统,通过多个镜头捕捉足球越过门线的瞬间,利用3D影像判断进球是否有效。最后,裁判通过一个iPhone应用,就可以查看这些数据了。文章最后,小编看到最近又有球迷因看世界杯猝死的新闻,在此提醒熬夜看球的你,千万要注意身体。世界杯虽精彩,可不要贪杯呀!
转载请注明来源:加速度传感器网(www.aq315.com)
若本文收录的图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邮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